茯苓和土茯苓有什么區(qū)別?一字之差卻是兩種不同的中藥
茯苓和土茯苓有什么區(qū)別?
對于茯苓和土茯苓其實許多人都混淆,但是一字之差卻是兩種不同的中藥,如果不是學過中醫(yī)或者沒有經(jīng)常煲湯的人可能真的不清楚,可能認為是同一種東西,不就是相差一個字嗎?其實這是兩種不同的中藥,而作用也有所不同,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他們的各自功用與吃法。
什么是茯苓?什么是土茯苓?
茯苓是一種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,是寄生在松科植物赤松或者馬尾松等松樹的根上,可深達地面30厘米左右,采集后去取泥沙經(jīng)過反復數(shù)次的發(fā)汗陰干,最后就可以切片或切塊制成茯苓。
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干燥根莖,一般生于山坡或者樹林下。由它們的概念我們可以知道,茯苓是一種真菌,是寄生在松樹上生長的,而土茯苓是一種植物的根,是生長在山坡或者樹林中。所以它們不是同一種藥物。
茯苓與土茯苓的各自作用與功效
一、茯苓的利水健脾作用是非常強的,《中藥大辭典》記載:茯苓滲濕利水,益脾和胃,寧心安神。可用來治療小便不利,水腫脹滿,痰飲咳逆,嘔噦,泄瀉等遺精,淋濁,驚悸,健忘等癥。
因此,茯苓臨床上一般用于利水滲濕,健脾和胃,特別是用來治療水腫,小便不通或者反胃嘔吐,腹瀉等有很好的療效。具體的臨床應用有以下幾個方面:①用于小便不利,水腫等癥;②用于脾虛泄瀉,帶下等癥;③用于痰飲咳嗽,痰濕入絡所致肩酸背痛等癥;④用于心悸、失眠等癥。而《補缺肘后方》還記載茯苓跟白蜜一起涂抹可以用來治療汗斑。
二、土茯苓主要是除濕解毒的作用,《中國藥典》記載:土茯苓除濕,解毒,通利關節(jié)。用于濕熱淋濁,帶下,癰腫,疥癬,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,筋骨疼痛。而《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》還記載土茯苓可以用來治風濕性關節(jié)炎,腹痛,消化不良,膀胱炎等癥。
從它們的藥用功效方面來看,它們都有除濕的功能,但是茯苓的除濕功能更加強大,可以去除臟腑中的濕氣,利水消腫能力強;而土茯苓的除濕功能更多是對于關節(jié)方面的除濕,所以可以治風濕性關節(jié)炎,另外它的解毒作用也較強,可以用來治療一些瘡毒、疥癬,甚至可以用來治療梅毒。
茯苓和土茯苓應該如何食用呢?
對于茯苓和土茯苓兩者,雖然說都是一味中藥,但是同時也是餐桌上一種食物,具有藥食同源的功效。茯苓可以做成茯苓餅,茯苓糕,還可以煲湯,比如茯苓薏米冬瓜湯、茯苓薏米粥、茯苓山藥湯、茯苓茶等;土茯苓更多的用來煲湯,例如土茯苓芡實瘦肉湯、牛大力土茯苓豬骨湯、五指毛桃土茯苓豬骨湯、赤小豆土茯苓祛濕湯等。
而對于愛煲湯和愛飲湯的我來說,也時常煲茯苓薏米龍骨湯和五指毛桃土茯苓豬骨湯。兩者煲出來的湯,茯苓煲出來的湯較清淡,土茯苓煲出來的湯較濃郁清甜,還是覺得土茯苓煲出來的湯比較美味。不知道你又是喜歡哪一個材料煲出來的湯呢,又或者喜歡哪一種吃法呢?歡迎討論留下不同的觀點。
Copyright @ 2015-2022 農(nóng)產(chǎn)品網(wǎng)版權所有 備案號: 豫ICP備2021032478號-31 聯(lián)系郵箱:8971809@qq.com